12月6日党建学习活动
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
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
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
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
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
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
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
持发扬斗争精神。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
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
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
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
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
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
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
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
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
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现
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
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
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
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
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
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
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
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